close

當一個自由的靈魂,被困在一具無法隨心所欲行動的軀殼裡,你會選擇奮鬥,還是離開?王傳一在《失去你的那一天》飾小腦萎縮症患者,他坦言接演該劇前,他會選擇後者,但看到病友積極對抗病魔的模樣,他改變想法。拍戲期間,前「可米小子」隊友安均燦驟逝,更讓他體會到健康、陪伴的重要,若他真患病,他會盡可能爭取時間陪伴家人。

王傳一在《失去你的那一天》詮釋遺傳疾病「小腦萎縮症」患者。發病前,他是熱愛運動的登山社社長,發病後,他卻連走路都會不受控地跌倒。王傳一得配合劇情發展改變體態,拍攝初期,他努力健身,鍛鍊出運動員體魄,現在卻得克制自己不上健身房,免得肌肉太發達不像病人。

美景秀色通鋪難眠

這部戲讓王傳一體會到很多「第一次」,他隨劇組至3,000多公尺高的嘉明湖拍攝,「我們到嘉明湖時天氣很好,萬里無雲,湖面是整片的藍色,非常漂亮。」他第一次看到嘉明湖,也第一次見到在湖畔出沒的水鹿,還在沒有光害的夜晚,看到美麗的帶狀銀河。

但山上的記憶並非完全美好,劇組必須和其他登山客一起擠在山屋裡睡覺,80多人躺在一起已經夠不舒服,此起彼落的打呼聲,更是吵得王傳一難以入眠,「我5天只睡了10個小時。」

下山後,王傳一的考驗才要開始,小腦萎縮症發病後,步伐會漸進性地不協調,並伴隨手部動作、言語、眼部活動的失調,不好詮釋。王傳一的父親王文正是前榮總皮膚科主任,他知道兒子接下這個角色,特地帶著王傳一到榮總請教專科醫師,醫師很熱心地為他講解小腦萎縮症從初期到末期的病徵。

他隨後又到「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」探訪,在那裡他看到病友頭部歪斜,無法靠肌肉力量轉正,只能用手把它扶回來,也有人因沒辦法控制口腔肌肉,不自主地流口水。他也遇到一位發病18年的病友,因努力復健延緩發病的速度,「雖然他走路有些搖晃,但不說,你絕對不知道他是病友。」這讓王傳一體認到,不管生了什麼病,擁有健康的心態最重要。

「譬如我外婆,10多年前罹患大腸癌第3期時,她認為是主來接她了,覺得自己已經完成許多事,小孩也都長大,人生過得開心,選擇用正面的態度面對病情,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。」

病友內心難以詮釋

演繹小腦萎縮症的病徵已不容易,但王傳一認為內心戲更難演,「周遭的人都知這是不治之症,無藥可醫,可是我這個角色是很正面的,想趁著還能動時完成一些夢想,這明明是很難過的事情,卻還要表現堅強給媽媽看、給女友看,這種細微的情緒不好表現。」

王傳一和病友深聊後,認為這種病最難熬的地方在於心理層面,「發病就像被宣判無期徒刑,這個徒刑的最後,是你要住在軀殼裡,但意識清楚,聽得到人家講話,漸凍人眼球還能動,這種病卻不行,最後就像空殼一般。」

王傳一解釋,這也是為什麼小腦萎縮症病患的自殺率很高,很多人趁著發病中期還能動時自我了結,「這種病很折磨人心」。目前台灣沒有合法的安樂死,王傳一希望藉由這齣戲,觀眾可以思考疾病與安樂死的議題。

他曾試想,若是自己患病,會做何種決定?「不久前有一則新聞,一位37歲的國泰座艙長,他發病後選擇在家自縊。」王傳一老實說:「演這部戲以前,我的想法和他是一樣的。」

不過,他受劇中角色影響,現已轉念,「行為能力完全喪失前都可以做一些事,米高福克斯(Michael Fox)得帕金森氏症後,致力於公益活動,活得很有意義,不管影響力大或小,不要放棄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做一些事。爸爸是我現在最親近的人,我想爭取更多的時間,讓他陪陪我,也讓我陪陪他。」

注意健康珍惜家人

這齣戲讓王傳一體會到健康的重要,拍攝期間,老戰友安鈞燦罹患肝癌驟逝,更是讓他感慨萬千:「藝人作息時間不固定,長期處在極端的工作環境中,加上化妝的關係,看不出氣色,要比別人更留意身體狀況。東靖也走得很突然。」

他現在會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,也更珍惜和爸爸相處的時間。王傳一的父親曾反對他走演藝圈,現在則以他為榮,只要他有新戲上,王爸爸一定準時收看,前陣子還打電話讚美他在《失去你的那一天》的表現。

王傳一笑說:「其實深入的東西,多少會曲高和寡,觀眾不是不喜歡,而是有些族群就是不會接觸,比如國、高中生。」他覺得這部戲能夠幫弱勢族群發點聲音,觀眾也能藉此認識小腦萎縮症,就已達到他接演的目的。

王傳一在前一檔戲《聽見幸福》中飾演聽障人士,《失去你的那一天》則演出罕見疾病病患,是否想要轉型?他說:「雖然我的作品大多是偶像劇,但我從不用偶像的方式表演,不會刻意耍帥,而以自然的方式表現。」接這類角色也並非刻意想拿獎,「演戲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,是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,可以學習到一些事,這就夠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腦萎縮症 王傳一
    全站熱搜

    粉紅雨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